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四百九十二 埋没的人才 (第2/2页)
是已经开始慌神了吧? 毕竟,像他这样的人,大多数人压根就没上过阵。 高谈阔论没问题,可真正到了瞬息万变的战场上,这些所谓的自诩不凡的名士高官,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。 当然,其实说老实话,那左冯翊的郡相,本身的才华还是有几分的,并不是一个“单纯”的酒囊饭袋。 只是和所有的人一样,他也有非常明显的弱点,郡相一生中最大的弱点,就是怕死。 或许也正是因为考虑甚多,所以才会疑心重重,遇事不决,在处理管理上,也是停滞不前。 这已经是他的天性,铭刻到骨子里的性格,再也无法改变了。 不过,再说这些已经无济于事了。 因为,现在的战局已经白热化了,除了对战的双方,谁也改变不了什么。 而他,也只能在这里见证对手的辉煌了。 轻叹一声,中年男人摇了摇脑袋,面带几分遗憾。 “怎么了?” 那同僚确是并没有理会中年男人的意思,皱了皱眉头,有些奇怪,略微思考了一下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古怪,但是又感觉其中有一些其他的深意。 不得不说,东汉末年真是个群雄并起,英雄辈出的时代。 不仅仅是出于各方势力之间演绎的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,既成就了一众盖世名将,同时也让很多同样出色的将领埋骨于沙场之中,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世人所遗忘。 可以想象,中年男人,便是其中被埋没了的一人。 他在《三国演义》和《三国志》中,可能都因为种种的缘故而被忽略掉了,但是毋庸置疑,他的能力,非但不比那些被后世人追捧的名将稍差多少,甚至眼光上不乏伯仲之间。 只是他可能因为性格原因,不懂得明哲保身,或者说他不识时务。 但是,这丝毫不能掩盖中年男人的才华和能力,他只是一个宁愿坚守着自己的执着不惜被历史遗忘,也不愿升官的纯粹军人而已。 这句牢骚话却是听不得,但那人又不敢擅自离开,只得把头埋得深深的,像只缩头乌龟那样在一旁摇晃脑袋,十分可笑。 看到那人的样子,中年男人也笑了“罢了罢了,你也下去吧,今日之事,切不可外传。” 看着似乎在暗自懵懂的同僚,中年男人也不想打击他的情绪。 毕竟,聊了也可能是白费口水,对牛弹琴。 这样的心境下,他哪还有心情去提醒他人,又或者是大费口舌的和其他人争辩? 烦自己的心,随别人去目瞪口呆吧。 在对方看来大势已定,只是暂时缓缓,明天一早再发动攻击就唾手可得的战功和大好时机的局面。 在中年男人这里还有着极大的差距,接下来的彻底打灭陷阵营一方反扑才是最重要的。 可惜,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! 中年男人看着那离去,长吁了一口气,自觉自己已经做到了仁慈义尽,既然对方不听不取,那么他没有必要牵涉太深,连忙找了个借口告辞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