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800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这个主要是变通的手段,起了作用。    京城虽然戒严了,但是,城外老百姓种的菜,打的粮食,只需要送到城门口,就都被周筌派人出钱,全面性的收购了。    周筌收购了菜和粮之后,就命人摆到了各个街市口,按照收购价打五折,限量供应给了老百姓们。    熟悉经济管制的童学,一定会脱口而出:官府补贴下的统购统销、国营粮店、国营蔬菜公司和国营副食品公司。    京师不可能永远戒严。但是,戒严期间,老百姓没有平价粮食和平价菜吃,那就要闹出大乱子了!    至于诸王公贝勒们,就更好办了。    他们的王庄上,每天照常送菜、粮和肉到城门口,再由各自府上派人拉回去。    管制经济,不可能长期执行下去。    但是,短期内,对于保障物资供应,以及平抑物价,利好老百姓,有着不可估量的正面作用。    马齐也不是傻子,以玉柱如今的地位,再唤他为中堂,恐怕就说不过去了。    但是,直接喊王爷吧,名不正言不顺啊!    所以,马齐索性以爵位相称,隐含着尊玉柱为辅政王的深刻内涵。    “老马啊,这一夕数惊的日子,怕不怕呀?”玉柱既没有让座,也没有上茶,而是直戳马齐的心窝子。    外头闹得天翻地覆,马齐却坐困于内阁之中,怎么可能不多想呢?    但是,宫里和宫外,消息已经被封锁了,马齐至今是两眼一抹黑啊!    不过,老江湖就是老江湖。    马齐心里异常清楚,玉柱能够稳稳的坐在此间,且皇宫里三步一岗、五步一哨,站满了新军,结果还需要问么?    “回贝子爷,卑职没有任何别的心思,只想去畅春园,好好的陪陪万岁爷。”马齐这么一说,张廷玉不由暗暗捏了把汗,好胆啊。    老皇帝驾崩的准确消息,由于玉柱故意的封锁,至今没有昭告天下。    反推回去,逻辑其实非常简单。    今上驾崩后,如果公开发丧的话,整个京师内外的寺庙,必须连续撞钟三万次。    帝星陨落的丧钟没有敲响,那就是故意的秘不发丧!    以马齐的见识,即使用大腿去思考,也猜得到:老皇帝若是不死,借玉柱十个胆子,他也不敢带着新军进宫。    “衡臣,你记一下,马齐的玛法哈什屯,阿玛米思翰,以及马齐本人,屡受国恩,理应报效朝廷。这么着吧,便去守孝陵吧。”玉柱冷冷的吩咐了下来。    孝陵,顺治帝的陵寝也。    张廷玉幸灾乐祸的瞥了眼马齐,故意大声答道:“是。”    马齐被玉柱的当头一棍子,立即打懵了。    守陵,名义上说得很好听。实际上,就是远离了权力中心,被彻底的边缘化了!    堂堂内阁大学士,一言不合,就被派去守陵了,这算什么?    “贝子爷,这是为何?”马齐很有些不甘心,就挣扎着反问玉柱。    玉柱缓缓起身,点了点书案上的一本小册子,吩咐道:“衡臣,拿给他看看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张廷玉双手捧着小册子,递到了马齐的跟前。    马齐满是狐疑的打开小册子,定神一看,好家伙,迎面就是一行触目惊心的小字:辛丑年三月初九日夜,马齐秘会老四,商议篡改遗诏大计,罪人邬思道亦颇多悖逆无道之言,实是百死莫赎,理应千刀万剐。    康熙六十年,正是辛丑年。    马齐的脑袋,立时嗡的一下子,整个人彻底的傻透了!    他做梦都没有料到,邬思道竟然是玉柱派在老四身边的卧底。    此事一旦公开查办,嘿嘿,守陵,简直是天大的恩遇啊!    马齐,两腿一软,跪到了玉柱的跟前,慌不择言的说:“奴才老糊涂了,奴才有罪,请王上狠狠的责罚。”    玉柱没有搭理马齐,径直迈步朝外面走去。    “王上,请听奴才一言,奴才愿率阖族老小,誓死效忠于王上。”若是任由玉柱走了,富察家转眼间,就是灭门的大祸。    见马齐吓得魂不附体,老泪纵横,张廷玉不禁幽然一叹,早知如今,何必方才呢?    这人呐,就是畏威而不怀德,不遭雷劈,不知道厉害呀!    张廷玉暗暗庆幸不已,若不是知机甚快,马齐的下场,他吃得消么?    玉柱停下脚步,冷冷的问马齐:“我凭什么信你?”    是啊,投名状有么?    尼玛,没有投名状,谈个鸡毛啊?    马齐也是顶顶聪明之人,值此危急存亡之秋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