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575章  (第1/2页)
    一个月后、    元宝亢奋的看着济南府那边的来信,“济南府周边几处,东营,龙口,不少百姓专门去济南府买粮,还问衙门那边,能不能在他们本地也开设这样的粮铺。”    徐西宁脸上也是笑,将一早收到的折子给元宝看,“东营的府尹已经上折子,问朝廷能不能在东营也增开两家这样的铺子,你怎么想?”    元宝搓着手,道:“当初我们希望他们开,那些世家一个两个的都不愿意,现在,想要承办朝廷这样的粮铺,也不是谁都能承办的,需要他们竞争一下,我们从中挑选合适。    “如此,既能打破世家之间的团结,也能让朝廷慢慢占据主导地位。”    第495章 妹妹    朝廷手里有了钱,从坊间大批的购买了布匹棉花。    以前这种生意,都是有皇商经办。    皇商与世家勾结,里外坑了朝廷的钱。    这次朝廷直接从散户手里买的,东西比皇商送来的好,钱比皇商经办的时候节约了将近一半,最关键的是,供货的散户说,他们赚的比之前多。    不光他们赚的多了,接手到朝廷赶制棉衣任务的散户,也赚到了钱。    新赶制出来的棉衣被送到边疆。    老百姓手里赚到了钱,舍得买东西了,朝廷用粮票兑换来的银两就又充沛了些。    修城墙总算是提上日程。    苦力劳工一日管三餐,工钱可领铜板,可兑换粮票。    别处粮票买粮比铜板买粮更划算的消息,早就在京都传遍,可惜京都一直没有开设这样粮铺的动静。    趁着这次修城墙,京都的粮铺一并开了。    当即便有一多半的苦力劳工选择不要铜板,要粮票。    京都的粮铺也就算是已开业便迎来流量不错的生意,这让那些隔岸观火的世家有些坐不住了。    “这帮蛀虫,每年朝廷经他们的手,不知要采办多少东西,一里一外的,全是坑,钱都坑自己腰包了,现在朝廷有难,他们是一毛不拔!”    早朝上,兵部尚书气的破口大骂。    元宝如今是户部尚书。    刚敕封的时候,的确是不服的人居多,但粮票和采办两件事,元宝办的漂亮。    户部反对他的人也就渐渐没了声音。    接了兵部尚书的话,元宝道:“所以皇商这种东西,本就不该存在,朝廷每年要用什么,各地下发通知,想要得到这笔生意的,就来争取,我们开出的条件,他们谁满足的更好,我们才选谁。”    刑部尚书赞同,“确实如此,岂能让世家牵着朝廷的鼻子走!”    早朝一散。    徐西宁往御书房没走两步——    “侯爷的乳娘来了,求见您呢。”    五福话说完,徐西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