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61节  (第3/3页)
地方,才有人有闲钱打赏。”    赵瑶点点头。    “而且这些地方一般都吏治比较好或者地利比较好,要不百姓很难富起来。”    赵瑶想到他们刚下码头,这里吏治虽然不知道怎么样,可地利肯定是有的。    “不过这都是表面上,要真想了解,肯定不够。”    赵瑶不由问道:“那你打算?”    田仲笑道:“当然是在这里住几日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亲眼所见,比什么都强!”    第88章 体察民情    “大娘, 买斗米。”赵瑶挎着个篮子, 进了米铺。    “哎,来了。”旁边正在抽旱烟的大娘放下烟枪, 腿脚麻利的走过来。    大娘带赵瑶走到米缸前,指着几个缸问:“小娘子是打算买哪种米, 我这有上年的陈米,碎米, 今年的新米,还有这精米。”    赵瑶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,就算下厨, 也不过是学两道精致的点心, 米只见过端上桌的, 哪里知道什么陈米碎米,不过赵瑶也只是顿了一下,就笑着说:“大娘,我能不能掀开看看。”    “行, 你看就是了。”大娘一口答应,同时也觉得奇怪, 买米哪有不看不挑的, 这小娘子也忒拘谨了些吧,不过一看小娘子的打扮, 顿时恍然大悟,原来是新媳妇,看来以前做姑娘时家里养的比较好, 没操心过柴米油盐。    “小娘子你是刚嫁过来吧,哪家的,大娘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?”    赵瑶笑着说:“是刚成亲,我夫君是来码头做短工的。”    “小娘子不是这里的人吧?”    “我娘家在金陵。”    “难怪听小娘子口音不像这徐州。”大娘也不奇怪,这徐州因有运河码头的缘故,南来北往的人多了去了,来码头做工的更是什么地方的都有。    赵瑶一边和大娘一说话一边掀开其中一个米缸,伸头往里一看,看到里面黑乎乎甚至长着绿毛的米一愣,“这是什么?”    “这是陈米啊!”    “米不是白的么,你这怎么是黑的绿的!”赵瑶虽然没见过生米,可米饭还是天天吃的,还是知道米是白的。    “哈哈哈”大娘顿时笑了起来,拍着腿着说:“我的小娘子来,您是哪家的大小姐,这是陈米啊,自然是发了黑的,长了毛的,要是好好的白米,怎么可能当陈米卖。”    大娘说着,掀开旁边一个缸,从里面抓了一把,“呐,这是今年的新米,你看看这个是白的不。”    赵瑶一看,果然是白米,顿时脸微红,小声说:“大娘,我第一次出来买米……”    “看的出来,”大娘笑道:“你娘家日子应该不错吧!”    赵瑶点点头,“我爹做过官,只不过去的早。”    大娘恍然大悟,原来是没落的官宦家小姐,难怪不识五谷。    大娘看向赵瑶的眼中多了几分同情,主动掀开米缸的盖子,给她介绍道:    “你刚才看的是陈米,你别看这陈米看着难看,其实还是能吃的,回去用水烫烫,把上面的霉毛去了,怎么也是细粮不是。    这缸是碎米,碎米其实也是陈米,不过是存的比较好,没有长霉也没有长虫,当然存的久了,就容易碎,但自家吃还是蛮划算的。    这缸是新米,要贵不少,不过你看这新米就是好,闻着多香啊,要是蒸个干饭,那可把人馋虫都引出来。平日自己家吃肯定是破费,可逢年过节来个亲戚,却是再有面子不过了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