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658节  (第1/3页)
    端木绯只说了半句,还藏了半句没说。    如此一来,自然就能掩盖舒云这桩赐婚的不光彩了。    涵星怔了怔,右手的食指蓦地打滑了,红绳自她指边滑下,散开了,功亏一篑。    涵星顾不上了红绳了,缓缓地眨了眨眼,眼睛瞪到老大。    她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昨天皇帝给了她看了两个人的文章,而且还对着她把那两篇文章好一番夸奖,极尽溢美之词……    涵星心里咯噔一下,咽了咽口水。    难道说父皇他打算从举子间给她挑一个驸马?    涵星嘴角抽了一下,说起了那两篇文章的事,同时慢悠悠地整理起被她弄乱的红绳,重新在自己的十指间一会儿缠,一会儿绕,一会儿穿,一会儿挑,结成了一个最简单的起始花样。    涵星叹了口气,无语地说道:“那两篇文章本宫也粗粗地扫了几眼,辞藻是华丽,花团锦簇,不过啊,根本就空泛得很,说来说去,也没个重点,哼,悲春伤秋的,也不知道怎么考上举人的。”    涵星嫌弃地撇了撇嘴,“本宫才不要那样的驸马呢!”    端木绯一边点头,一边熟练地用手指接过红绳,翻成了“田地”的花样。    她可不能“坐以待毙”。涵星心道,对着从珍招了招手,附耳叮嘱了一句。    从珍立刻就领命而去,涵星则继续和端木绯玩着翻花绳,“面条”、“牛眼”、“麻花”、“飞镖”……一步步地从简到繁。    等康云烟随从珍进来时,表姐妹俩正好玩好了一轮。    “见过四公主殿下,端木四姑娘。”    康云烟得体地给涵星和端木绯都行了礼,目不斜视。    涵星刚刚玩翻花绳的时候一心两用,苦思冥想了一番,总算是把两篇文章上留的名字依稀地想起了一些,就开门见山地问道:“康姑娘,本宫昨天在父皇那里看了两篇文章,作文章的人一个姓钱,一个姓曾,你可听说过?”    康云烟怔了怔,心里有些一言难尽。    第474章 难舍    赵钱孙李。    “钱”在百家姓里排第二,这个姓氏的读书人在姑苏城里不知凡几,所幸“曾”这个姓没有那么普遍。    康云烟想了想后,试探地问道:“四公主殿下,您说的曾公子可是双名?”    涵星稍微一想,就肯定地点了点头,并且补充道:“那位钱公子应该是单名。本宫还依稀记得他们俩谁的名字中好像有个‘元’字。”    对于康云烟而言,这些讯息足矣。她笑了笑,神情温和恭敬地说道:“四公主殿下,您说的十有八九是松风书院的曾元节和万和书院的钱致这两位公子。”    “没错没错。”康云烟这么一说,涵星就想了起来,笑着抚掌附和道,“就是这两个名字。”    康云烟微微一笑,心里松了半口气。    他们康家在姑苏城里扎根也有三四十年了,她又是在这里出生,在这里长大,对这城里的事自然知道得不少,况且,曾元节和钱致在城中也是备受瞩目的人物,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,是城中不少夫人眼中成龙快婿的人选。    康云烟自然也听说过这二人。    现在涵星问起,康云烟就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说了。    曾元节是姑苏城附近的安江县一个乡绅的长子,十五岁中了秀才,隔年就中了举人,这几年一直在松风书院读书,素有“姑苏第一才子”的美誉,不仅才学斐然,而且品性高洁。    两年前,曾元节和钱致在秋闱中了举,本事一件大喜事,却不想那段时日金陵那边起了谣言,说是秋闱考题泄露。彼时,曾元节号召钱致等几个新科举子去府学请命,要求重考自证清白,足足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