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8章 施粥  (第1/2页)
    天气越来越冷,整个冬日却没有下雪,长期的干旱让许多民众开始慌乱,每户人家都想尽办法屯粮。    农户为庄稼担心,不良商家在此时提高粮食价格。稍微富足的人家本想买米面,却被又一道特殊征税令刮空了余钱,不止是临江县,整个大夏都人心惶惶。    在这样的氛围下,迎来了年关。近日,城内涌入了许多流民,他们都是从周边村落逃荒来的。    从九月开始一场雨都没下,许多地方的庄稼早就死了,年底没了粮食,农民们不得不离开家乡,到资源相对充沛的地方讨吃的。    钟越这段时间忙得没时间回府,起初他怀疑戚弦所说的大旱,但现在事实摆在眼前,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。    为帮助钟县令稳定百姓的情绪,钟月华决定开仓放粮,带着下人在县府门口施粥。    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,以及他们身上单薄破旧的衣衫,钟月华心中焦虑。    “这个情况真的会持续两年?到时候会有更多的百姓被饿死,甚至,他们能不能挺过今年冬天也说不准!”    戚弦握着她的手,不知是安慰她,还是安慰自己,“会过去的,一定会好起来的。”    她拿过勺子继续盛粥,还未装满,面前便伸过来七八只手。这些干瘦的手很脏,每一只都在用尽全力够着小小的粥碗。    即便曾经见过比他们更可怜的人,戚弦依然觉得,眼前的情景着实让人揪心。    “慢慢来,都会有的。”    她的声音被人群淹没,更多的人涌上来伸出手。    快速地舀了粥递出去,他们根本不嫌烫,只一个劲地抢着。    丫鬟从厨房拿了新的碗,看她应对得有些吃力,赶紧接过勺子,“姑娘,我来吧,您先歇歇。”    “麻烦了。”戚弦点点头,往后退了几步。    人群依然拥挤,来讨粥的不止是涌进城的流民,还有当地百姓。不管家里有没有粮的,听说这边施粥,纷纷举着碗过来了。    “你不是周家的下人么?你们周家金子都堆成山了,还跑来和我们抢粥喝?”    “关你什么事,我想来就来,这粥又没刻你家的名字!”    “大户人家的跑来和我们穷人抢粥,还要不要脸啊!你多喝一口,我们一家老小就得饿几天肚子。”    “那你怎么不骂外边来的?要不是那群人,这些不都是你们的?”    “可怜可怜我们吧,家里小麦蔬菜全都死了,我们一路过来,就靠吃草为生,好不容易有一碗热乎乎的粥,求你们让给我吧!”    “你们这些逃难的,大老远来抢属于我们的东西,怎么不早点死了算了!”    “你说什么!”    人群中传出吵闹的声音,稍微分辨了几句,戚弦觉得事态有些不对,“府上侍卫还有空余的么?”    钟月华摇摇头,“总共三十人,留十人巡看县府,其余人全派去维持秩序了。”    得到这个消息,戚弦迅速转身。    吵闹声越来越高,人群分成了好几派互相谩骂,场面更加混乱起来。    钟月华也感觉到事态有些不对,赶紧吩咐赵进去县衙找钟县令。    “这些人若是打起来怎么办?饿疯了的人,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!”    钟月华大喊,“冷静点!不管是谁,都可以来领粥,一人一碗,不能多拿!”    尽管一直在竭力劝阻,但是声音都被那些争吵声盖住。    她急得快掉泪,“怎么办怎么办……”    转过头,本想找戚弦商量,但是四下没见到她人。    “戚弦呢?你们有谁见到她了?”    “没有……”丫鬟们面面相觑,“她不会逃跑了吧?”    “咱们是不是也要赶紧离开,一会儿那些人打起来……”    “闭嘴!”钟月华厉声喝道,“咱们都跑了还有谁来管住他们!好好做自己的事,尽量安抚人群的情绪。”    “可是,小姐……我们害怕,这些人太可怕了……”    丫鬟的声音忐忑,她虽然只是下人,但是一直生活在县府上,没有苛刻的主子,也没见过这样脏乱疯狂的人群。    “戚姑娘都逃走了,咱们在这……会被这些打死啊!”    钟月华握紧拳,她不相信那人会撇下这一切逃跑。    对着恐惧的丫鬟们,她压下心中的焦躁,坚定道:“我还在这,你们不许怕!”    听她这样说,那些丫鬟咽下了口中话,跟着钟月华一起,高声劝着吵闹的人。    “敢跟我们抢东西,不如赶紧去死!”    有人挥出拳头,鲜血撒在地上,另一边的人红着眼反击,越来越多的人动起手,怒骂声中夹在着哭喊声,让人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