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六五九章 汴梁汇  (第2/2页)
格局呢?俗    话说天无二日,国无二主,但如今……    许多人都意识到,大宋天下恐怕是要风云突变了。至    于结果,没人知道,也不敢设想,但有一个问题却不得不面对。该    站在哪一边呢?    ……徐    还在皇陵的举动,自然而然引起了临安朝廷的注意。    赵构与秦桧自然焦急万分,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方式便是拦截太上皇赵佶。可    是各处交通要道,洛阳周边明里暗里已经布置了不少人,却始终没有消息,不免让人忧心忡忡。    难道人已经到洛阳了?    按照时间推算应该不至于,但至少有极大可能已经“安全”了。    否则徐还不会如此大张旗鼓,不敢如此嚣张……    心里正这样想,北方便有消息传来。太    原府守将种洌北上忻州,隆重迎驾。    太上皇已经街道契丹故地,南归故国,如今即将进入河东地界。    消息一出,顿时一片震惊,亦是一片哗然。太    上皇真的归来了。    有人欢喜,自然也有人忧虑。金    国与临安此时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也不愿意赵佶就此回国,兀术致信要求拦截。粘罕虽然与之不睦,却也知事情严重性,主动予以配合。    金国驻扎在大同府的兵马奉命出动,但随后云内州的契丹人,以及河东的宋军便大举北上,刀剑相向,针锋相对。    如此情势下,战事一触即发。好    不容易才签订停战协议,金国自然不敢轻易撕破,只好无奈撤军,眼睁睁地看着宋军山呼万岁,将一个花甲老人迎上銮驾。    然后彩旗飘飘,簇拥着一路敲锣打鼓南下。    这个结果,顿时让临安上下压力山大,忻州到洛阳,全都是徐还的地界,想明着把人接出来完全没有可能。    那么,似乎只有一个选择。无    论如何都不能让太上皇到达洛阳,这是临安的底线,也是给暗中潜伏者们的命令。于    是乎,沿着汾水一路向南,河东地面上,杀机四伏。    至于事后背锅之人,他们也早有人选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而此时,已经到了汴梁郊外的赵佶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。    有人格外惦记,却也是连日旅途劳顿,加之入冬时节,不免染了风寒。到底是六十多岁的人了,在五国城受了十年苦,身体早已不如当年。宇    文师瑗不免有些紧张,唯恐赵佶有个三张两短,无论如何在回到洛阳之前不能有所闪失。    加之东京附近的盘查相对紧密,带着一个年迈患病的老头着急赶路,不合常理,很容易被人怀疑。故    而不得不暂作停留,让赵佶稍作休息,并且在城中抓药,调理身体,再做打算。    而此时,柔福帝姬和宋五娘乘坐的座船到了应天府之后便靠岸了。入    冬之后,运河水浅,而且开始结冰,只能换陆路前行,此时也刚好临近东京汴梁城。    谁来也巧,赵构派出前来祭扫皇陵的宗室皇亲代国公也恰好东京汴梁,好似赵宋皇家要认亲聚会一般……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