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二六四、大典熱鬧  (第1/3页)
    即便歡愉一晚,早晨生理時鐘仍是讓杜丹準時醒來。    甫睜眼,迎接她的是曲禎逸那張出塵容顏。    早她醒來的他,不知已瞧了她多久,見妻子睜眼,五爺微笑。    「醒了?」    「……嗯。」她懶懶地。「醒很久了?」    「剛醒。」    杜丹笑笑,不置可否。    同寢的這段時日來,她就沒一回早他睜眼過。    「今兒還要去西工坊。」她伸了個懶腰。    「我喚人進來。」聽她這麼說,瞧來心情極好的這位起身著衣。    昏暗光線下,杜丹靠在床邊,再次欣賞這位的一舉一動。    發現她在看自己,五爺噙著笑容,慢條斯理動作,眼神交流的氣氛,有些火熱。    喚了溫水洗漱。    進來三個人,領頭的方盡見王爺站在床邊,與夫上和主子道了早。    使個眼色,後頭拎著水壺的人過去銀製面盆那兒,將熱水和進冷水降溫。    另一個將櫃子裡的毛刷、麻布及存放牙粉的玉盒等物取出排開,見夫上人在錦被裡,卻已清醒,方盡提著燈,連點幾盞,讓屋裡光線更足。    三人麻利做完事,方盡才恭敬道:    「爺,水已備好。」    「下去吧。」    「是。」    人走光了,曲禎逸伸手攙起杜丹,親自伺候她穿衣。    仍嫌緩慢的舉止,卻是比剛成親時熟捻太多。    經過昨夜,關係更近,一直是清淡情緒的五爺,顯得更有溫度。明明這人不像三爺會撒嬌,卻他的笑容,便能給杜丹一種貓在蹭人討摸的感受。    身旁男人雖多,杜丹能分辨他們的不同。或獨立,或冷靜,或黏人……唯一相同的是,每人看著她的眼神。    皆是以她為依歸的情熱。    惹來了這堆感情債,肩上擔子不輕,只能盡力善待。一塊用了早膳,又與他拉拉手,親暱幾句,杜丹這才踏出門。    天色在亮,卻給厚厚雲層遮住了光。    馬車穿過從仙隱宮外的密林,直至走遠,沒人發現,遠處有人注視,將此車模樣給記下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很快地,進到一月。    祈天大典開始了。    京裡掛起綿延了數十里的朱色燈籠,由皇城至東城門,再一路通往郊外。    城內有一大一中兩座火台,一在皇宮裡,一處在東城門,往外每隔一里修建一中型火台,直至金石祭台。    此間除去官家與有通行書信之人,閒雜人等不得靠近祭台方圓三里內,沿路亦有官兵把守。    平民進不得金石祭台,卻能來看沿途的火。    便見這幾日,東城門裡外人頭鑽動。    這火是國師接引下的神火,每年大典,京周各縣城,條件夠的,定會過來拜火求個平安。    各式攤販集中到了此處,雖不符規矩,可這時候,只要不鬧事,官府多睜隻眼閉隻眼。    京裡酒樓也是熱絡。    在雪中趕往京裡的外縣有錢人,一摸一大把,都走一趟了,京裡三大商行肯定要去瞧瞧,稀物珍玩買個幾件,名貴藥材帶上幾盒,還有那只在特定人士間流傳的醇水行館,據說就是京官都不一定進得了,若能進去一趟,面上有光。    撒銀兩,找關係,一回大典,將整個京弄得無比熱鬧。    杜宅的幾位主子亦是忙翻了。    大典中心的五爺不說。    大爺的醫館給求醫求藥的擠得水瀉不通;二爺烏月門那兒得注意賭場及趁人多接頭的地下交易,路費不可漏過;在地勢力雄厚的三爺,商舖人潮絡繹不絕,上門談大筆交易的天天都有;大典四爺得到場;六爺給捉去補上京防。    身為一家之主的杜丹,這些日子亦接了不少想來拜會的帖子。    醇水名聲已給豎立起來,即便她底薄,看在外頭人眼中,已見高度。    有錢家幫襯,有相爺、將軍為侍,宅裡夫侍個個不凡,便是她的名字在京裡貴族間還是淺薄,褒貶各有,也阻止不了想進醇水蹭光的官員富商,潮水般地湧來,為她聲勢增磚添瓦。    馬車駛過,路上壅塞。    拉開簾子,靠近東城門處,萬頭鑽動,路人都走得比車快。    「文靜幼時在京,可見過此景?」瞧了眼窗外,杜丹問。    「稟夫上,沒呢。」一旁的皮氏道。「我在京時,國師尚且年幼,據說已經十多年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