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五二八节 好言相劝  (第2/2页)
白起对魏冉说道“穰侯,长平这个地方,除非我秦国完全占据,否则在这里必会有一战。秦赵之战。”    “长平是重镇?”    “极重镇。眼下上党的防御让我有些不安心,魏国失去了大河以北的许多土地,这让赵国可以直接攻打长平,若是赵军同时攻打长平与上党两地,此地难守,只有阵战!”    白起很难得说出这种信心不足的话来。    没办法,这里的部队是韩军,并非白晖所训练的精锐秦军,若是有十万精锐秦军再加两万四卫在这里,白起有信心对抗赵军二十五万人马。    但,赵军若发动大战,一定会尽全力攻打,那么有可能就是四十万,甚至五十万兵马的一场旷世之战。    这一战,就能决定赵国的生死。    赵国胜,赵国至少能让秦国疲软十五年。赵国败,那赵国就算是灭了。    魏冉问白起“打吗?”    白起摇了摇头“秦国眼下打不起,这一战若打起来至少需要两年时间,若放在以往我肯定认为能打,但近半年来在宜阳看了许多公文,只能说眼下需要好好准备,为数年后打这一仗作准备。”    魏冉追问“是什么公文?”    白起解释道“白晖书房那些,有些杂。特别是一份关于上庸各村产值的,让我触动极深。”    “我看过!”魏冉接过话题,他看的比白起更多,更详细。魏冉对白起说道“若是眼下,征调民夫运粮,就必定要停下各地正在发展的产业。我与王上也讨论过此事。”    “如何?”    “王上也认为,不可大战,但小战不能停。”魏冉说出了秦王的想法。    大战一动纵然是胜,也要伤筋动骨,小战无论胜败,对大秦影响不大,而且也有助于磨砺士卒的锐气。    魏冉继续说道“现在秦国各村正在努力耕种、织衣。依白晖书房文书上所写,咸阳周边各村,每年村子的收入比起三年前提高了接近两倍,肉食消耗提高了五倍。”    冷着脸的白起突然笑了“吃肉好,有肉吃更强壮。”    “对。所以要忍一忍,等各村落稳当了,再抽调兵源大战不迟,精兵作战固然没错,但若没有足够的兵力怕难以大胜。武安君以为秦、赵之战,需要多少兵力?”    白起思考片刻后反问“那要看王上想要什么?”    “一战灭赵可能吗?”    “百万。”    百万大军,这对于秦国来说,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数字,别说是眼下,就是再等五年也不行。不过若是再等二十年,百万大军不是问题。    孩童的出生率又一次比去年高了,等这些孩童长大成人,二十年这个时间不算长。    魏冉再问“一战打残赵国,然后慢慢蚕食呢?”    白起说道“不如慢慢蚕食,然后逼赵国主动出战,赵国攻,秦军守。五十万兵马,足够拖垮赵国,短则三年,长则七年,可攻下邯郸。”    白起只说攻下邯郸,并没有说灭赵国。    邯郸被攻下,赵国距离灭亡就看接下来赵民的抵抗程度,若是愿意降,那么会很快,若是不愿意,这个时间会很久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